• |
  • 中文
  • |
  • ENGLISH

勞動基準法: 因應勞動基準法第9條之1關於離職後競業禁止約定之修正,勞動部日前發布「勞資雙方簽訂離職後競業禁止條款參考原則」,並增訂「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相關規定。

分享到
勞動基準法於民國(下同)104年12月16日新增第9條之1關於雇主與勞工約定離職後競業禁止約定之相關規定。勞動部嗣於今年10月5日及7日,就離職後競業禁止條款先後發布「勞資雙方簽訂離職後競業禁止條款參考原則」及增訂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7條之1至第7條之3規定,其重點如下:

一、 為證據保全及避免日後爭議,勞基法施行細則與本參考原則均要求離職後競業禁止條款應以書面為之,並須詳載競業禁止之期間、區域、職業活動範圍
         及就業對象,以及勞工因不從事競業行為所受損失之合理補償。於施行細則之修正理由中主管機關已表明此規範為訓示規定,因此若無書面條款雇主仍
         有機會舉證證明契約之存在。

二、 勞工所擔任之職務或職位須有接觸或使用雇主之營業秘密或應受保護之優勢技術,若僅為通用技術,參考原則認為非具備約定離職後競業禁止條款之要
         件。

三、 就競業禁止之範圍,須為具體明確之約定,並有合理限制。區域以雇主實際之營業活動範圍為限,並須考量不致構成對勞工工作權利不公平之障礙。而
         禁止競業之職業活動,須以勞工於原雇主從事之職業活動範圍相同或類似為限,就業對象則亦須與原雇主營業活動相同或類似之競爭者為限。

四、 補償措施而言,勞基法施行細則與上開參考原則均明定,每月補償金額不得低於勞工離職時一個月平均工資之百分之五十。此補償金額得以一次性預為
         給付或按月給付方式為之,但須足以維持勞工於該競業禁止期間之生活,且與其因遵守競業禁止條款所受損失相當。

五、 又過去實務上不無有雇主主張勞工在職期間之給付已包含離職後競業禁止條款之補償,惟法院態度對此偏保留立場。本參考原則明定,雇主不得以勞工
         在職期間所給予之一切給付,作為或取代離職後競業禁止條款之補償。

六、 並非勞工因任何原因而離職,均受競業禁止條款之限制。依上開參考原則所定,若雇主無正當理由終止勞動契約或勞工得不經預告即可終止勞動契約的
         情形,即不適用離職後競業禁止條款之約定。